读懂这三句话,你的心态会越来越好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19-08-23 | 4840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活一辈子,不可能一切尽如人意。

总会遇到不顺心的地方,总有些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困惑。

孟子曾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称赞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才德兼备,学识渊博。

当你遭遇迷茫,不顺心时,读读孔子这三句话,或许就想开了。


                                       

1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只有那些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才能发现问题所在,才能不断进步。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遇事能够客观反思自己,也许就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夏朝的时候,有扈氏叛乱,率兵入侵,伯启受夏禹的命令,带领军队抵抗有扈氏的反叛,结果不幸大败而回。

事后,他的部下认为是因为对方使诈才导致兵败,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

但是伯启却说不必了,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把兵败的责任推诿于人,而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自省。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

一年之后,有扈氏不但时打消了再来侵犯的念想,还主动投降了。


遇到不如意,有人喜欢把自己的问题推卸到别人身上,觉得错都在别人身上。

如果人人都能像伯启这样,遇事不推诿责任,肯虚心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世界也许就能少很多纷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生活中,人难免会犯错,遇到失败或挫折,大可不必太过慌乱,想着撇清责任,一味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要懂得从内在找原因。

凡事做到只要求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自然能减少很多烦恼。

2不强求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

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战国的时候,梁国和楚国是邻居。两国都在各自的边境上设立了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地界内种西瓜。

楚国的亭卒非常懒惰,没有人愿意管理瓜田,他们的瓜秧长势很差,瓜秧又细又弱;

而梁国的亭卒很勤恳,每天都给西瓜除草、浇水,所以每个瓜都长得特别旺盛。

楚国人为此十分嫉妒,于是他们晚上趁着天黑越过边界,毁坏梁国的瓜秧。

第二天早上,梁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被恶意毁坏后,很气愤,准备以牙还牙,去毁坏楚国的瓜秧。

但是被县令宋就劝阻了,他说:

“楚人这样做确实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呢?

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这样做,那就是心胸太狭隘了。

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都要悄悄地给他们的瓜地浇水、除草,让他们的瓜秧长得更好。”

亭卒们心里虽然不服气,但还是照做了。

几天后,楚国人发现自己的瓜长的越来越好,很高兴,但是觉得很奇怪。经过观察,才知道原来是梁国人每天都悄悄过来给他们的瓜浇水。

清楚状况后的楚国人,对梁国人既羞愧又敬佩。

这件事情被楚王得知后,深为梁国和睦边邻的诚心所动容,特地准备了一份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并深表酬谢。
 

从此,敌对的两国,却因这件小小的事,成为了友好的邻邦。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待人处事之时,推己及人,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做到不强求他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更加融洽,生活自然更加舒心。

3不要以怨抱怨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感激、恩德来回报恩德。

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当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在他当选总统之前,曾经历过长达27年的监禁生活。

曼德拉在就职典礼时,设宴招待各国前来的宾客,并致辞:

“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最令我高兴的是,曾负责看守他的三名监狱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

曼德拉不仅没有对当初关押他的人心存怨恨,而且还非常友好地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就职典礼。

并且介绍他们给大家认识,在场的人无不为曼德拉博大的胸怀所感动。

有人问他:“你现在已经是总统了,完全有能力报当时的‘一箭之仇’,为什么选择宽恕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