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暗藏的终极智慧,教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练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1-09-24 | 4183 次浏览 | 分享到:


他被《纽约时报》誉为是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他的书,被称为中国古代超级智慧,伟大的东方哲学,中国至今的智慧思想都无法超越。

他的著作,全书只有5000言,但是却备受推崇了几千年,如今更是成为球发行量最大的著作,

准确地说,是有史以来译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


这个人,说的就是老子。这本书,说的是《道德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最多的,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多,《道德经》是其中一本被他翻烂了的书。


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道德经》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的《道德经》,分两章《德经》和《道经》,共81章。

《道经》说的是天地自然的规律,主要通过一些自然所生之物而悟出人生之道。

《德经》讲解如何为人处世,解释德。通过人所为之事,道出一些处世方略。

通观全篇,我认为老子思想的内核就是用辩证思维解释自然之道,鼓励人们做到顺应自然。


老子思想绝不消极,是一种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人也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主宰,凭什么算是万物之灵。指导人们应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道德经》仅5000字,字数上看仅是一篇初级论文的长度,却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对今人来说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的魅力就在于中国文字的笼统。

《道德经》

教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是听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干去了,中等的人听到好的道理,是一边干一边怀疑,最糟糕的人听到好的道理,开口就是骂。

最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什么意思?圣人不攒那么多东西,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道德经》的结束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当《道德经》讲到这里时,谁还会说老子是无为消极的?无为怎么会是“为而不争”呢?

老子的意思是做你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但是不争。我为这个“不争”解读了三个含义,就是不争结果,不争论,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这样,你就自由了。

21世纪的我们

要读《道德经》


老子的智慧,贯穿古今,虽然写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是对现在21世纪的我们依然可以起到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