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二十(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来源:香港艾威序国际研究训啦机构 | 作者:hkisyin | 发布时间: 2021-10-02 | 4047 次浏览 | 分享到: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在世俗的聪明才智方面,老子将自己与世人比较,由此得出与世人聪明相反的“昏昏”与“闷闷”。


世俗常人头脑清醒,对眼前的事物都分别得一清二楚,而我却头脑昏昧不清、糊里糊涂;世俗常人精明锐利,对眼前事物的观察明明白白,而我却愚昧滞呆、闭闷不开,什么也不明白。


老子所说的愚昧无知与糊涂呆滞,并非是大脑出了毛病,也不是有意故作此状,而是他无思无欲无分无别的结果!或者说是他已经进入了一种超越世俗认知的无为境界。在这种无为境界中,修道者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与世人相反的愚昧痴呆状态恰恰是通向自然之道、显化先天“神明”的基本条件。也是古时修道界所常讲的“死凡心、活道心、置于死地而后生”


“凡心”即自我执着妄想分别,“道心”即“虚空、混沌、无我”。凡心不死,道心不活;也是“自我”不灭,“无我”(妙明真心、元神)不活。“虚空、无我”即人之原本“真我、真心、神明”。人之“真心神明”自然能通融于宇宙万物生命,自然具有大德大智大慧大能… … 所以说,在世俗常人的心目中,修道者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似显愚昧糊涂的外部表象,恰恰是通往自然光明大道的必由之路、唯一桥梁!


世俗社会中那些没多少心眼的老实人,被称为“厚道”人,人若有意去欺辱他们,必然没有好结果!有些迷信的人往往归根于神鬼的惩罚报应,若从修道和生命信息科学角度讲,“厚道”人就是与道相合较深厚的人,也称厚德之人。厚德之人自然没有多少心眼(即思维分别意识反应迟缓),但却“有道有德”。有道有德者自然具有较强的人体生物场,自然会对外界失衡有害的信息场产生中和与防御作用,故与“厚道”人相处,能自然得益于“厚道”人的生物场所发出的自然中和平衡效应,自然会感到舒服高兴。厚道人因厚道厚德也往往很少患病。


世间常常发生的那些不为世人所能理解的所谓男女“一见钟情”现象,其实质就是双方的生物场相互发生和谐美妙的(尤其是情人之间)通融和碰撞。乃至一些人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及短暂的眩晕现象(也是当代一些人择偶时所要的一种微妙感觉)。


任何关爱的仁慈心理行为自然会发出自然和谐的良胜信息,自然会让对方感到心情舒畅;反之,任何自私的充满仇恨或报复的心理行为自然会发出失衡的恶性信息,自然会让对方感到难受或恐惧。如果对方是有道的“厚道”人,你就不能对他产生伤害和影响。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


这句话的内涵是老子在描述修道者进入无为境界中的心态状况。无为境界的心态象平静无风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其心之本智本能本神(元神)则自然显化显明显灵,这虚无的元神灵光能超越时空,遨游于大千世界奇妙仙境(古人称游戏神通),并没有一个具体归处。